海安卫生院于1976年从场桥卫生院分析而建立,因旧的管理模式,人事制度,分格局及市场经济冲击,于1988年8月至1993年3月断续五次 输血 组合五次解体。1993年8月进入筹备,经过充分的准备,在以原卫生院人员基础上构建股份合作制卫生院困难很大的情况下,镇政府与卫生局同意海安卫生院在恢复和重建期间可以向社会招股和招聘卫生技术人员,经协定:1、对公有资产评估,公有资产不能流失;2、向社会招股,必须由医技人员构成,以联资为纽带,形成劳动合作的组织实体;3、要按期完成国家的卫生工作指令性任务;4、逐步扩大集体资金;5、按国家的政策规定处理好原有在编职工的问题。1994年7月1日股份合作制在海安卫生院开始运行。
——在无医疗设备,无医技人员,负债4万元,仅有 空、破 院舍。用股份合作制重建。
1994年7月至今稳定运行10年,期间建规立章,机制灵活,发展势态看好。新建医院现占地十
亩,第一期建筑综合门诊楼3000多平方米。
——卫生院的功能不断恢复和扩大,不仅恢复了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常规急
救、合作医疗,而且开始着手组织工业卫生等领域延伸。
——本院的经济实力,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实行24小时应诊、设医疗医
技科室30个,平均日门诊量300多人次,现设床位60张。运行10年间,无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或
差错。
——改革潮流引入省内、外来共同研讨医院股份合作制的人员,五年来达32批次,其中省
厅长级3次;卫生部、专家、研究人员5次,认为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现行政策的支持可望在
发展轨道上运行。
。
——通过实行聘用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规范用人关系,实现单位自主用人,职工自主
选择岗位的管理体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
机制。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实施年度员工自我评估及全员筛选制,增强全体职工的危机感和不断提
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打破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达到精减人员、合理分流、结构优化、业务精通、
办事高效的职工队伍。
——员工可参股、可合作、可自荐参与管理、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责任明
确。
——认真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本单位的活力和发展能力,促进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服务。使本院整体水平的提高,职员们不仅在本专业技术的提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作风。
我院是以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状态下迅速发展。我们处于扩大整改阶段,正在寻求适合自己更好的发展道路,为了第二次改革发展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