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2013温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带项目的海内外嘉宾和项目汇总表
项目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性别 | 现居住地 | 留学国家 | 学位 | 海外工作年限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合作类型 | 薪酬要求 |
1 | 刘耀伟 | 1960.02 | 男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 | 博士 | 21 | 新一代网络安全 和 金融交易系统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2 | 金声 | 1956.05 | 男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博士 | 26 | 全球首创的2.5维智能摄像头及在智能监控中的应用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27 | 王伟栋 | 1962.05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0 | 项目一:工业机器人一体化控制器rPAC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8 | 王伟栋 | 1962.05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0 | 项目二:新一代的自动化高端设备控制器(iPAC) | 电子信息 | ||
29 | 王伟栋 | 1962.05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0 | 项目三:基于云计算的工业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 | 电子信息 | ||
129 | 徐恒 | 1957.07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0 | 国家级物联网核心网络软件开发 | 电子信息 | ||
163 | 刘鉵 | 1959.12 | 男 | 瑞典 | 瑞典 | 博士 | 20 | 远程定位跟踪与远程控制检测系统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192 | 许平 | 1964.07.05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2 | 消费品市场的高速光通讯芯片及系统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204 | 金怀川 | 1964.07.04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18 | 面向出版业的智能索引完善系统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247 | 杨秀坤 | 1971.06 | 女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5 | 基于计算机视觉网络的产品质量智能检测系统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81 | 王寿光 | 1977.09 | 男 | 中国 | 美国 | 博士 | 1 | 基于Petri网的多线程软件系统死锁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开发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287 | 贾通艺 | 1949.08.12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2 | 智能化多用途物联网和云端技术开发平台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96 | 田其智 | 1982.05.27 | 男 | 英国 | 德国 | 博士 | 6 | 硬件加密系统(IC卡)安全性能检测与防攻击保护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320 | 邢天佑 | 1955.08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8 | 云计算云架构大型通用网络教学平台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321 | 邢天佑 | 1955.08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8 | 纳米量子点光感快速检测技术 | 电子信息 | ||
329 | 沈茂龄 | 1955.06.19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0 | LED自动化捡侧 | 电子信息 | 技术合作 | |
402 | 黄江 | 1966.12.18 | 男 | 荷兰 | 荷兰 | 博士 | 19 | 3D显示器及其应用 | 电子信息 | ||
438 | 王嘉才 | 1967.12 | 男 | 日本 | 日本 | 博士在读 | 10 | 基于P2P对等网络并集成反求工程的产品协同开发平台 | 电子信息 | 回国创业 | |
133 | 孟奇 | 1961.02 | 男 | 荷兰 | 荷兰 | 博士 | 工业用电容触摸屏生产销售 | 电子信息 | 技术合作 | 60万 | |
328 | 徐叔波 | 1976.08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6 | 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 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回国创业 | 30万 |
249 | 阮威明 | 1973.06.03 | 男 | 美国 | 德国 | 博士 | 10 | 家庭型食品安全检测系统 |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93 | 刘哲 | 1979.01 | 男 | 德国 | 美国、德国 | 博士后 | 12 | 远程数字辅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云数据库 |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20,0000-30,0000RMB/年 |
505 | 石一磊 | 1983.01.04 | 男 | 陕西 | 德国 | 博士 | 5 | 新一代压缩感知传感器及系统 |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
458 | 张雷 | 1958.04.15 | 男 | 加拿大 | 日本 | 双博士 | 15 | 西夏多媒体庄园 | 电子信息,文化艺术 | 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
341 | 吴佳利 | 1966 | 女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7 | 纳米电子集成材料 | 电子信息,新材料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76 | 徐建武 | 1980.01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6 | 多相位肝癌早期计算机辅助诊断 | 电子信息,医学诊断 | 回国创业,技术服务,回国工作 | |
7 | 林华平 | 1982.1 | 男 | 中国 | 加拿大 | 博士 | 2 | 有机TFT-放射探测器 |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 技术合作 ,回国工作 | 30-50万 |
387 | 吴晓刚 | 1974.10.30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4 | 基于分子网络药理学的新型药物设计软件系统 |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12-15万 |
379 | 章乃杰 | 1957.06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8 | 功能水溶性高分子 | 化工、轻工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83 | 孙刚 | 1969.03.19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MBA | 13 | 高速生产控制中使用的在线光学仪器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
271 | 陈峥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0 | 基于微机电系统的流量计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技术合作 | ||
272 | 朱建忠 | 1968.07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3 | 新一代多功能MEMS气体流量传感器与检测仪器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技术合作 | |
295 | 张磊 | 1983.08 | 男 | 德国 | 德国 | 博士 | 5 | 高性能扫描隧道显微镜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回国创业 | |
298 | 安琪 | 1960.11.28 | 男 | 德国 | 德国 | 博士 | 15 | 振动和噪声(NVH)的测试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技术合作 | |
304 | 罗本进 | 1963.01.05 | 男 | 德国 | 德国 | 博士 | 16 | 产品开发工程服务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88 | 贾通艺 | 1949.08.13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3 | 小型商用运载器研发制造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 ||
319 | 胡敏 | 1971.1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8 | 新一代食用盒装畜禽血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食品行业) | 回国创业 | |
22 | 黄瑾 | 1980.09.02 | 女 | 法国 | 法国 | 博士 | 5 | 基于心血管和肾动脉疾病动物模型的应用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20-50万 |
210 | 王莘亮 | 1981.12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0 | 抗凝血剂肝素的实时血浆水平床旁检测 | 生物医药 | 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80万 |
219 | 李建民 | 1956.11.10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5 | 妇女尿失禁及骨盆脱垂产品的开发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73 | 蒋明辰 | 1957.08 | 男 | 美国 | 博士 | 研发用于老年保健及老年病治疗的中药 | 生物医药 | 技术合作 | |||
277 | 杨奔 | 1985.09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3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可塑性 | 生物医药 | 技术合作 | |
443 | 白光洁 | 1965.09 | 女 | 日本 | 日本 | 博士 | 7 | 新型微生物“日增宝”生长促进素开发 | 生物医药 | ||
127 | 徐恒 | 1957.07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0 | 依托“DNA复制调控和人类重大疾病”研发平台,组建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或公司)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 | |
246 | 李乔治 | 1968.1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8 | 生物医药催化剂与医药高附加值中间体研发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 | |
400 | 黄江 | 1966.12.16 | 男 | 荷兰 | 荷兰 | 博士 | 17 | 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医药及食品保健所需蛋白质(酶)。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466 | 陈晓东 | 1981.04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 | 冻干粉针剂技术工艺优化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 | |
467 | 蒋临沂 | 1953.02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27 | 关节腔注射、纳米透皮美容-二类器械(新材料)-硅酸离子(欢矽)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487 | 江俊梁 | 1963 | 男 | 中国 | 美国 | 硕士 | 21 | 抗心血管病生物药在温州的投资及合作建厂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61 | 翁旭健 | 1964.06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7 | 项目一: 肺癌诊断试剂盒的研发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 | |
62 | 翁旭健 | 1964.06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7 | 项目二: 筛选治疗癫痫有效的海洋生物 | 生物医药 | ||
90 | 董春霖 | 1963.04.14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肺癌基因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预后的检测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95 | 胡少华 | 1963.09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2 | 个性化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 | 生物医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
197 | 刘连森 | 1962.08 | 男 | 美国 | 加拿大 | 博士 | 14 | 快速、灵敏、精准、高通量基因检测试剂 | 生物医药,管理咨询 | 回国创业 | |
215 | 邹东 | 1969.03.04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2 | 人工养殖珊瑚建立独特的海洋天然产物库应用于医学研究 | 生物医药,农林牧渔 | 回国创业 | |
294 | 刘哲 | 1980.01 | 男 | 德国 | 美国、德国 | 博士后 | 13 | 靶向肿瘤的多功能微纳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产业化 | 生物医药,新材料,化工、轻工 | ||
172 | 吴银秋 | 1956.09.01 | 男 | 新西兰 | 新西兰 | 博士 | 19 | 便携式快速生物免疫分析仪 |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348 | 逯斌 | 1966.02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5 | 有机纳米(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合作开发投产 | 生物医药;新材料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3 | 都海良 | 1959.08.26 | 男 | 英国 | 英国 | 博士 | 20 | 高速氧气-燃料(HVOF) 热喷涂层 | 新材料 | 回国创业 | |
128 | 徐恒 | 1957.07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0 |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与高技术新型工程材料 | 新材料 | ||
169 | 宋承 | 1957.01.22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0 | 功能化有机硅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 新材料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248 | 姚敏博 | 1979.03.06 | 女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0 | 空心密度纤维板 | 新材料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
282 | 林时胜 | 1984.01 | 男 | 中国 | 美国 | 博士 | 2 | 高质量石墨烯产业化项目 | 新材料 | ||
339 | 钟洪亮 | 1982.1 | 男 | 英国 | 英国 | 博士 | 3 | 性能位于已知材料领先水平的有机光电材料 | 新材料 | 技术合作 | |
360 | 蒋开云 | 1982.11.05 | 男 | 德国 | 德国 | 博士 | 6 | 高性能涂层在现代金属加工工具的应用 | 新材料 | 技术合作 | |
396 | 陈倩栎 | 1985.03 | 女 | 德国 | 瑞典、瑞士、德国 | 博士 | 3 | 高离子电导率的陶瓷电解质材料 | 新材料 |
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13万 |
399 | 曾科 | 1984.11.16 | 男 | 瑞士 | 瑞士 | 硕士 | 3 | 光学膜 (1/4波长, 半波长, FPR) | 新材料 | 回国创业 | |
401 | 黄江 | 1966.12.17 | 男 | 荷兰 | 荷兰 | 博士 | 18 | 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工业柔软材料 | 新材料 | ||
442 | 白光洁 | 1964.09 | 女 | 日本 | 日本 | 博士 | 6 | .新型多功能环保特殊涂层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新材料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465 | 孙友顺 | 1970.01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0 | 新一代玄武岩鳞片材料的制造 | 新材料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109 | 梁建军 | 1971.11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2 | 采用MOCVD技术低温制备的IGZO薄膜 | 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回国工作 | |
6 | 唐执中 | 1963.12 | 男 | 台湾 | 美国 | 硕士 | 3 | 生物燃料微生物基底油脂之制备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
75 | 金跃群 | 1962.09.25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2 | 环境保护工具箱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131 | 徐恒 | 1957.07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0 | 美国福布斯能源集团公司能源和环保技术转让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技术合作 | |
136 | 李红梅 | 女 | 美国 | 美国 | MBA | 10 |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技术合作 | ||
168 | 潘小和 | 1958.06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30 | 新一代LED照明器件以及大规模生产项目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回国创业 | |
173 | 吴银秋 | 1956.09.02 | 男 | 新西兰 | 新西兰 | 博士 | 20 | 燃油改良剂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
194 | 王胤超 | 1988.05 | 男 | 美国 | 美国 | 硕士 | 3 | 废塑料裂解制清洁燃油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
289 | 贾通艺 | 1949.08.14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4 | 洋流动力发电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
310 | 朱胜超 | 1984.09 | 男 | 德国 | 德国 | 博士 | 5 | 用于检测多种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荧光免疫芯片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370 | 秦忠凯 | 1975.9.18 | 男 | 加拿大 | 加拿大 | 博士 | 12 | 片式氧传感器项目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回国创业 | |
380 | 章乃杰 | 1958.06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19 | 新型纺织、造纸助剂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
384 | 汤友志 | 1959.12 | 男 | 加拿大 | 加拿大 | 博士 | 26 | 无叶水轮发电机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
417 | 周豫湘 | 1982.08 | 女 | 德国 | 德国 | 博士 | 5 | 生物传感器探测农药残留系统 | 新能源环保技术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
130 | 徐恒 | 1957.07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0 | 生物屏蔽技术市场化扩展 | 新能源环保技术,环保公共卫生、保鲜、医疗材料 | ||
473 | 袁开绪 | 1957.07.16 | 男 | 美国 | 美国 | 博士 | 25 | 新法生产杀虫剂助剂 – 增效醚 | 化工、轻工 | 回国创业,技术合作 | 没参会 |
510 | 王翊 | 1970.1 | 男 | 北京 | 加拿大 | 硕士 | 15 | 大石化设计软件中的详细模块 (见项目书) | 电子信息,化工、轻工 | 回国创业 | 没参会 |
合计:89个项目 、81个人。 |
温州大学化材学院项目汇总表
序号 |
课题组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项目名称 | 项目简介 | |
1 | 王舜 | 13758451188 | shunwang@wzu.edu.cn | 新型高效无铂酸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 | 燃料电池是新一代绿色能源产品,具有燃料效率高、质量能量大、功率大、供电时间长、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噪声低及不产生有害排放物NO2等优点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然而,目前燃料电池产业化面临的关键难题是如何克服电极催化剂的高成本问题,特别是阴极氧还原电催化剂。为此,本项目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的Fe/N/C电催化剂材料,该电催化剂的合成简单,生产成本低于现有技术且在酸性条件下,电池循环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 |
2 | 刘建平 | 13587872983 | 518liujianping@163.com | 高稳定性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剂 | 溴化聚苯乙烯是一种安全环保性溴系阻燃剂,适用于阻燃工程塑料PBT、PET、PC、PA及它们的某些合金,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的上述工程塑料,也适用于阻燃各种聚烯烃。溴化聚苯乙烯产品质量的控制关键是溴含量和热稳定性,本技术的特点:以自制溴化剂,在复合催化工艺条件下制备高溴含量高性能的溴化聚苯乙烯。其技术要点在于复合催化条件下,溴化试剂只在聚苯乙烯苯环上溴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热稳定性,使用此技术生产的溴化聚苯乙烯产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溴含量可调节,52%~70%;2、溴利用率高,收率98%以上;3、产品热稳定性好;4、可多次循环应用,安全环保。工艺技术特点:1、生产装置可为一个多功能的技术平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后续产品开发提供了可能。2、生产过程废液经处理达标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3、生产成本低,装置投资少,产品具备明显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分析: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吨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剂,将价格拟定为35000元/吨,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35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100万元,上缴所得税为25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850万元。投资条件:设备投资费:500万元(1000吨规模) 厂房及占地:1000平。 |
3 | 刘建平 | 13587872984 | 518liujianping@164.com | 高稳定性高分子量溴化环氧阻燃剂 | 溴化环氧树脂是环保型的溴系阻燃剂之一,该产品分子量大,热稳定性好,在燃烧中绝对不可能产生PBDD和PBDF。应用于各种工程塑料如 PET、PBT、PC、PA、HIPS、PP及各种聚烯烃。近年来环保型的溴系阻燃剂国内需求量急剧上升,目前已达到2万吨/年。该类产品主要生产商为美国大湖公司和雅宝公司,占据了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国内产品在规模及质量上仍有差距。因而开发生产系列环保型溴系阻燃剂是国民经济与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是不可缺少的特殊化工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技术特点:本技术是在复合催化剂体系下,经多部合成制备了高纯度溴化环氧树脂(包括低分子基准物及高分子产物)系列产品,该溴化环氧树脂 具有高溴含量(同类产品相比)、高稳定性、高流动性、可循环利用性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分子量 3—6万 ;软化点 95--200℃(可调);溴含量 50—55%;废液处理符合排放标准。经济效益分析: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吨溴化环氧树脂,其综合价格拟定为30000元/吨,年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950万元,上缴所得税为20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750万元。投资条件:设备投资费:450万元(1000吨规模) 厂房及占地:1000平。 |
4 | 刘建平 | 13587872984 | 518liujianping@164.com |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的生产技术 |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是由聚乙烯醇与正丁醛在酸催化下的缩合而成。PVB薄膜 对无机玻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同时还具有透明、耐热、耐寒、耐湿,机械强度高等特性。PVB薄膜主要用于夹层玻璃,是在两块玻璃之间夹进一层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主要成分的PVB薄膜。PVB夹层玻璃具有安全、保温、控制噪音和隔离紫外线等多项功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行业。采用特殊配方生产的PVB薄膜在航天、军事和高新技术工业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飞机、航天器,军事仪器,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接收器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市场前景相当广阔。技术特点:我们的研究成果是以美国杜邦公司的技术为基础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开发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生产工艺技术。其产品经塑化流延制成的PVB膜完全符合各种安全玻璃生产要求。效益分析:按3000吨/年规模计算:年产值9000万元 ,利税2400万。项目建设总体计划目标按年产3000吨PVB树脂粉设计,设备投资600万元。计划目标分三期进行 一期设计目标 50吨/年工业中间放大。 二期设计目标 1000吨/年能力工业生产。 三期设计目标 2000吨/年能力工业生产。 项目总体计划占地 5000—10000平,生产车间计划占地500—1000平 公用工程条件:电;300千瓦, 水;流量大于10吨/小时 ,蒸汽;4吨蒸汽锅炉。 |
5 | 张伟明 | 13676765162 | weiming@iccas.ac.cn | 双极膜分离与提纯回用技术与设备 | 研究组致力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钢铁磷化废水、电极箔行业腐蚀废酸等)循环回用、电化学方法烟气脱硫/脱硝、精细化学品(药物、颜料、染料等)的脱盐精制、食品(牛奶、果汁、酱油等)碱化/酸化、去矿物质等课题。本研究组目前已具备电膜系统核心组件膜堆的机械设计能力,包括离子膜选型、布水隔板设计制造、配套电极及夹紧装置等等。目前已成功试制了多种实验室中小型电渗析膜堆,包括2隔室、3隔室、4隔室系统,成功实现了常规脱盐,双极膜制酸碱及电化学复分解反应等诸多功能。课题组已具有深厚的软硬件设计能力,可利用商业集成电路芯片及各种分立元器件搭建完整控制及测量系统,进行实验室可行性测试及工业中试测试。期待与具有相关背景,尤其是有互补性技术或设备的同行开展合作项目。 |
6 | 李钟玉 | 13758703738 | lizy@wzu.edu.cn | 聚乙二醇类药物缓释载体 | 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药的免疫原性、不稳定性等问题亟待解决。聚乙二醇修饰技术通过将生物相容性极好的高分子聚乙二醇修饰于生物药上提高生物药的稳定性,并在国外生物药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超过半数蛋白类药物成功使用这种技术而得以应用。本项目新一代的抗癌生物药载体技术平台,拥有世界领先的聚乙二醇化技术,并在包括麻省理工、罗氏公司、多伦多大学得以试验应用和交流合作。目前项目创始人获得天使资金,致力于开发生产新型聚乙二醇化生物药原料以及生物制品。 |
7 | 唐天地 | 18815010952 | tangtiandi@wzu.edu.cn | 高纯度活性纳米氧化镁 | 氧化镁的品种很多,可以分为煅烧氧化镁、电熔氧化镁、工业氧化镁、重质氧化镁、活性氧化镁、医用氧化镁等。生产工艺不同,得到的氧化镁在用途、产品质量和价格上相差很大。本技术采用加压碳化工艺,使重镁水中镁的含量提高,减少热解工艺中能耗过,实现CO2循环利用。采用该工艺技术,可以使获得高纯氧化镁,比表面积大于200 m2/g,纯度:99.7%。解决了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镁生产工艺技术问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能够形成市场化。 |
8 | 唐天地 | 18815010952 | tangtiandi@wzu.edu.cn | 新型高效油品加氢脱硫催化剂 | 燃油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经过发动机燃烧生成SOx排放于大气,是形成酸雨以及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污染大气环境。制约低能耗生产清洁燃油的关键技术瓶颈是:传统的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很难在低温、低压、高空速条件下深度脱除油品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并实现多环芳烃的深度饱和。本项目采用新型载体制备的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柴油馏分的深度脱硫和芳烃的深度饱和,大大降低清洁燃油的生产成本。项目负责人 1、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吴华悦教授,研究方向:有机合成。Tel:13957755375. 2、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唐天地教授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催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燃油精制、非均相催化有机合成等研究。 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王舜教授、博士,现任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4、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张伟明,博士,副教授。 5、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建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塑料及其助剂,多项成果已转让企业进行生产。Tel:13587872983. 6、李钟玉博士,2006年8月到香港科技大学,在药物传输和癌症治疗从事了5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老师:Ying Chau教授). |
Copyright © 201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瑞安市人才发展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4101450号
地址:瑞安市安阳路772号 EMAIL:
Powered by PHPYun.